# 基本常识
# 了解一些基础物质
# h4 主要营养物质
- 蛋白质:1g蛋白质4kcal,修复肌肉的核心物质,增加肌肉量,肌肉是在超量恢复中增长的,需要蛋白质的支持,增肌人群建议吃1.3-2g/天.kg的蛋白质,可通过免疫力下降、屁多判断是否过度摄入蛋白质,日常不用担心过量摄入的问题
- 碳水:1g碳水4kcal,身体的主要能量来源,为肌肉供能,补充肝糖原,影响胰岛素分泌,在增肌期间需要增加碳水摄入,增肌人群建议吃6-8g/天.kg的碳水,碳水的摄入量过高会导致脂肪堆积
- 脂肪:维持激素水平,提供能量,1g脂肪9kcal,热量较高,是需要核心控制摄入的物质
# 激素类
- 皮质醇:皮质醇(压力激素)会促进蛋白质分解和脂肪储存,长期处于高水平会阻碍肌肉生长和增加腹部脂肪堆积,因此需要通过充足睡眠、适度训练强度和压力管理来控制其分泌。
- 睾酮:一种重要的雄性激素,对于促进蛋白质合成、增加肌肉质量和力量至关重要,睾酮补充可以使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
- 胰岛素:一个强大的同化激素,它能促进糖原和蛋白质合成,有助于肌肉生长和训练后恢复,但同时也会促进脂肪储存。因此在增肌期可以适当提高碳水摄入利用胰岛素作用,减脂期则需要控制胰岛素分泌。
- 生长激素:促进肌肉生长和脂肪分解
# 其他
- 肌酸:8分,提供快速能量,增加力量和爆发力
- 支链氨基酸(BCAA):7分,促进蛋白质合成,减少肌肉分解
- 维生素D:7分,影响激素水平和肌肉功能
- 锌:6分,影响睾酮水平和蛋白质合成
- 镁:6分,影响能量代谢和肌肉收缩
- 水:9分,维持新陈代谢,影响训练表现和恢复
# 能否做到同时增肌减脂?
增肌减重不行,增肌减脂可以
调整运动、饮食结构,以调整激素水平
交替进行:2月增肌期,1月减脂期
# 如何判断有无训练效果?
- 是否力竭,只要把动作做到自己没有力气了,就不会练不到位 ps:训练大肌群动作如深蹲等不建议做到力竭,孤立动作如夹胸、侧平举和弯举等可以争取做到力竭
- 渐进负荷,在可以接受的情况下每天增加一点重量,不断给肌肉压力才能有明显进步
按照自己的训练计划执行,尽量不要改动作,一套计划坚持三个月到半年
🏋🏻练前热身、练后拉伸 ⛹🏻练后补充糖原等,香蕉/面包/增肌粉 🚴🏻检查:肌肉酸痛,练哪哪痛
# 瘦胖子应该如何练习?
先增肌、再减脂,增肌需要热量盈余,热量盈余难免会增脂,增肌速度 < 减脂速度 适当加入有氧、降低碳水 单练腹肌减不了肚子
# 瘦子吃不够,会越练越瘦!
为什么练的很努力,却越练越瘦? 答:肌肉是在休息的时候增长的,且遵循超量恢复,因此需要原料的支持,三分练,七分吃
# 减脂
食物摄入计算,可以用薄荷APP,也可以模仿这个表格自己做一份:https://pan.baidu.com/s/1hnFsOniea9TL-4xefgT0qg?pwd=hrss
视频总结(重要表格在53分36秒有截图汇总): 【减脂原理】 1.和体重不变相比形成10-20%热量缺口 2.应吃热量按特定的碳蛋脂配额来提供 3.碳水的日内分配讲究时机,适配力量训练
【摄入总量】(表格在视频的9分45秒) 每公斤体重的日摄入量 健身男性,碳水3-3.5g,蛋白质1.5-2g,脂肪0.8g 健身女性,碳水2.5-3g,蛋白质1.5g,脂肪0.8g 不健身的,碳水2.5-3g,蛋白质1.5g,脂肪0.8g *以上的碳水是起始量,体重不掉就减少0.3-0.5g,减脂期随体重降低,热量平衡点也在下降,所以需要递减碳水来保持热量缺口。非备赛减脂,碳水最后一般不需要低于2g。
【日内分配】(各餐安排方案在视频22分45秒) 碳水:训后餐>早饭>训前,碳水配额有限,其他餐少吃不吃碳水才能节约出来 蛋白质:训后要有30-50g,其他时候集中或分摊不讲究,总量符合 脂肪:训后最好20g内低脂,其他时候集中或分摊不讲究,总量符合
【食物来源】 碳水:各种主食,训后餐用高gi碳水,其他时候gi无所谓 蛋白质:纯蛋白质只有瘦肉和蛋白粉,鸡蛋、牛奶、豆制品是蛋白质和脂肪的混合物 脂肪:正常吃炒菜、鸡蛋、牛奶,固体脂肪会很占脂肪配额,吃了要正确计入
【有氧运动】 1.力量训练不用变 2.减脂前中期用饮食就很好做出热量缺口,此时有氧不重要,但在后期饮食配额比较低时候,继续减碳水会让人感到困难,这时候有氧会比较划算 3.建议休息日做40-60min长有氧,避免力量训练后做长有氧,以及做大量有氧
【常见错误】 1.食物决定论。觉得减脂就是去吃特定的食物,而搞不清楚碳蛋脂的总量和分配 2.无原则的"少吃多动"。热量缺口只需要比你体重不变时减少10-20%即可,一般人是三五百大卡 3.练完不吃训后餐。不要以牺牲肌肉的方式去减脂,力量训练后一定要保证训后餐来做增肌。 4.减脂期伙食难吃。改善方法:正常吃炒菜而非水煮;训后餐可以吃各种精制和甜口碳水;脂肪配额花在自己喜欢的食物上去 5.心态太急预期太高。如果积累了多年的脂肪,就需要丢更多的体重才能出效果,而不是减三五公斤就能有视觉效果的
力量训练后升高胰岛素非常重要
吃饭方案
例子
# 健身房训练
- 练前热身、练后拉伸
- 先小重量熟悉+热身
- 动作注意事项:肩胛下沉、动作稳定、核心收紧
# 练前热身
慢跑5分钟
上半身
- 拉伸胸小肌:拉3秒休息1秒 5次数
- 伟大拉伸:3、3、5秒
- 弹力带绕肩:10次
- 平板支撑:30秒*2
# 训练计划
好人松松:三分化 (opens new window)(建议通看一遍)
【动作模式】
【动作难易程度】:新手先简单的动作开始,需要慢慢过度到难的动作
【训练安排】:不要随意安排肌肉的训练组合,利用肌肉的协同效应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,比如练胸时三头、肩前束也会发力,胸练完以后可以加练肩前束、三头充分榨干
如以下三分化方案
【如何配重】
# 胸部训练
判断练胸位置:可通过躯干与手臂(力线方向)的夹角判断练的是胸的什么部位
动作要点
# 杠铃卧推动作要领
三要素:握距、杠铃落点、开肘角度,共同作用,使小臂要垂直于地面
# 热身
- 胸椎:胸椎在泡沫轴上滚动1-2分钟
- 肩胛下沉:弹力带颈后起落,8-15次 * 2组
- 肩袖肌群:外展+推举 8-15次 * 2组
- 夹胸: 8-12次 * 3-4组
# 其他练习动作参考
# 问题记录
# 肩弱
- 健身房8个月左右,肩部力量弱,哑铃卧推30kg做组,哑铃推肩只能14kg做组,有种有劲使不出的感觉
现在,一周五 || 六练(除非特殊备注,每个动作默认都是4组),各个动作按练的先后顺序给出
- 背 + 肩后束 + 二头
- 引体向上、宽距高位下拉、宽距绳索划船
- 坐姿飞鸟、面拉(偶尔)
- 杠铃弯举、哑铃弯举
- 胸 + 肩前束、肩中束 + 三头
- 哑铃平板卧推 * 5组、哑铃上斜卧推、双杠臂屈伸 || 坐姿下斜推胸
- 坐姿推肩(史密斯 || 哑铃)、龙门架飞鸟、哑铃侧平举
- 直杆下压、绳索下压
- 腿 + 腹肌
- 哈克深蹲、腿外展、腿内收、坐姿腿屈伸(偶尔)
- 悬垂举腿、龙门架弯举、坐姿卷腹、平板支撑
调整方案:
前三天同上
- 背 + 肩后束 + 二头
- 胸 + 肩前束、肩中束 + 三头
- 腿 + 腹肌
后三天:
- 背 + 二头
- 引体向上、宽距高位下拉、窄距绳索划船、哑铃划船 || T杆划船
- 杠铃弯举、哑铃弯举
- 胸 + 三头
- 哑铃平板卧推、哑铃上斜卧推、双杠臂屈伸 || 坐姿下斜推胸、夹胸
- 直杆下压、绳索下压
- 腹肌 + 肩
- 坐姿推肩(史密斯 || 哑铃)、龙门架飞鸟、哑铃侧平举 、坐姿飞鸟、面拉(偶尔)、阿洛德推举
- 悬垂举腿、龙门架弯举、坐姿卷腹、平板支撑